01 物理竞赛是什么
物理竞赛指的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,从预赛(市级)到复赛(省级)再到决赛(国家级),国家级又称为“”,决赛后再选拔出几个人参加国际奥赛()以及亚洲物理竞赛()。
早些年,省奖都还是很吃香的,但随着强基计划的出台,省奖渐渐变得鸡肋。再加上这两年省奖和国奖的名额逐年增加,物理竞赛的含金量慢慢地变得和当年的生物竞赛那样了。这里并没有鄙视生物竞赛的意思,只是它向来含金量不如物理竞赛,这是事实。
02 大学物理是什么
大学物理,以前叫做普通物理,包括力学、电磁学、热学、光学和量子物理。大学物理之后再进阶学习,就是理论物理,包括理论力学(分析力学)、电动力学、热力学和统计物理、量子力学。
03 为何拿两者比较
拿一本经典的物理竞赛入门课程,如程稼夫的力学篇和电磁学篇(居然是入门教材?),可以发现很多内容跟大学物理教材非常相似。那是不是意味着学习物理竞赛,实际上就是学习大学物理呢?
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那我们就需要好好对比一下物理竞赛和大学物理的区别了。
04 区别在哪里
物理竞赛很多跟大学物理是有关系的,为什么会这样呢?这主要是跟物理学科的特点有关。翻开课本可以发现,初中物理是力热光电,高中物理也是力热光电,大学物理也是力热光电,总是学这几样东西。
但是,并不是初中和大学学的是一样的,而是它们的门类是一样的。也就是说,物理学科本身就是这样一脉相承下来的,很难界定哪些只允许高中学,而大学就不学了,它本身就是联系在一起的。
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高中学完之后,稍微延伸一下就变成了本科低年级的普通物理(大学物理)的课程了。也就是说,物理竞赛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大学低年级的课程。
当然,大学物理和物理竞赛还是有区别的。大学物理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、完整性,逻辑的严密性,而物理竞赛更强调知识之间的迁移,如何去实际应用、解决具体的问题。
05 学习的路径
第一遍学习物理竞赛的时候,可以先做一些竞赛书,大体上建立知识框架,初步认识竞赛题的面貌。
然后再学习一些大学低年级的物理课程,这样的话,思维的高度会提升得更高,体系更完备。回头再来做竞赛题,思维就能接近命题人的高度了。
部分同学打算将来是从事物理相关专业的,那么学完低年级大学物理课程之后,学有余力时可以继续深入学习,如学习四大力学,甚至后面的固体物理、广义相对论、粒子物理等专业课程。这么干的话,或许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。